• 信网
  • 原创
  • 青岛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党建
  • 辟谣
  • 公益
  • 经济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信网视频
  • 直播服务
  • VR全景
  • 广告刊例
  • 手机版
社会与法
搜索
关闭
首页 平安中国 政法新闻 社会与法 普法讲堂 法律问答 律师在线 知名律所 法律文书 青岛政法
首页 > 社会与法

从源头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网

2022-09-13 09:36:47 来源: 法治日报
x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从源头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网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相关工作情况,同时发布十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持续高发多发。从司法实践来看,个人信息泄露是电信网络诈骗屡屡得逞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冒充领导、快递物流等诈骗案件中,由于不法分子能够精准锁定诈骗对象,成功率往往很高,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非法获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在最高法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的不法分子之所以能诈骗成功,就在于其购买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冒充熟人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

而不法分子之所以能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则与一些行业“内鬼”利用工作之便牟取非法利益密切相关。这些从业者本应肩负起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使命,但却将个人信息当作牟取私利的工具,结果导致被害人被骗走巨款。

为进一步保护个人信息,去年8月,我国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刚刚通过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也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要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特别是对物流信息、贷款信息、交易信息、婚介信息等要重点保护;公安机关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要“一案双查”,对犯罪所利用的个人信息的来源进行查证溯源,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单位责任。这些都为惩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防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

个人信息保护直接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依法严惩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预防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也要提升员工法治意识,依法规范收集、使用、处理个人信息。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从源头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网,从而让老百姓远离诈骗侵扰。

马树娟

分享到

平台认证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请准确描述您遇到的问题,内容不能为空

图片上传

  • 添加
    图片

温馨提示:

  • 1、(可选)最多上传5张图片,请上传与您咨询问题相关的图片,图片信息保密,仅您与律师登录后可见
  • 2、如上传时出现问题,请使用现代高级浏览器浏览(如chrome)进行上传,IE10以下请双击上传按钮进行上传
《免责声明》
立即提交
普法讲堂 更多>>
一文了解 签订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
  • 预付式消费退卡时 赠送金额部分能否要求退还?
  • 代付款约定不等于债务转移 法院判两企业共同承担债务
  • 在支付宝网购咖啡净含量缩水 法院驳回顾客索赔请求
  • 以案说法:代付款约定不等于债务转移 法院判两企业共同承
  • 以案说法:线上培训服务存争议 登高而歌被判返还学员2000元
  • 以案说法:夸大变现渠道 “登高而歌”因虚假宣传被判退费
法律问答 更多>>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这些变化很重要!
  • 销售过期食品发个声明就可以概不负责?
  • 可以按照悬赏广告索要报酬吗?
  • 律师解读:明星参演电影涉投资诈骗案,要负连带责任吗?
  • 公司性质变更 原股东可否债务免责?
  • 房子拆迁,已外嫁的妹妹有没有份?
  • 汽车被暴雨冲走丢失能获得全额赔偿吗?
专题策划 更多>>
  • 大哉孔子·和合共生——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信网专题
  • 海上生明月 在青岛共赏中秋美景-信网专题
  • 起底那些仍在收割的网贷平台-信网专题
  • 桥下变身停车场 青岛以“微更新”激活闲置低效空间 - 信网专题
  • 打造宜居城市 青岛多项政策助推房地产健康发展 - 信网专题
  • 新港湾新力量 青岛为新就业群体开了这些“挂”-信网专题
  • 螺号响起时 开启青岛人的“海味狂欢”-信网专题
  • 海誓山盟·浪漫青岛—甜蜜经济全景图-信网专题
  • 青岛“环山”串起城市绿意 看小线路背后的城市创新 - 信网专题
关于信网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