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网
  • 原创
  • 青岛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党建
  • 辟谣
  • 公益
  • 经济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信网视频
  • 直播服务
  • VR全景
  • 广告刊例
  • 手机版
平安中国
搜索
关闭
首页 平安中国 政法新闻 社会与法 普法讲堂 法律问答 律师在线 知名律所 法律文书 青岛政法
首页 > 平安中国

以法之名保障公祭 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2022-12-13 13:38:38 来源: 法治日报
x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以法之名保障公祭 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编者按

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凄厉的警报声再一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这一天,英烈们前仆后继、万死不辞的事迹再一次响彻中华大地。

祀我国殇,山河无恙;逝者已矣,生者奋进。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捍卫英烈声誉,不仅是对英雄的尊重,也是对英烈精神、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更是为了在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坚定信念稳步前行。

岁月静好,不忘先烈。今天,法治经纬版聚焦铭记苦难历史、捍卫英烈名誉荣誉刊发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前,幸存者艾义英、马庭宝、阮定东在家人的搀扶下献花,布满皱纹的手颤颤巍巍地指着墙上刻着的亲人名字,倾诉着85年前生离死别的痛楚。这是“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现场的一幕。

民族之殇,祭之以国。2022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亿万中国人民将以国家之名,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第六届国际和平徒步活动、第六季阅读巡防活动、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签名悼念活动、海内外侨界和平祈愿会……近期,一系列活动陆续开展,以此铭记这段血与火、痛与泪的民族历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岁月留痕,休戚人心。国家公祭日已经深深镌刻在亿万人民心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也不断倾心倾力为铭记这段历史贡献力量。

赓续传承不忘历史

2022年12月5日傍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向远松去世,享年94岁。向远松出生于1928年。南京沦陷后,年仅9岁的向远松失去了两位亲人,这段记忆一直烙印在老人心里。

1937年,向远松的哥哥向远高被日军抓住,关押在煤炭港仓库,后被集体枪杀、焚烧。四叔向忠林也惨遭日军杀害。在寻找亲人尸体的路上,向远松亲眼目睹江滩上尸体堆积如山。后来,向远松随父母躲在宝塔桥难民区,侥幸生存下来。

2022年以来,祝再强、濮业良、王素明、王恒、巫吉英、余昌祥6位幸存者相继离世。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54位。

如今,那场浩劫中的幸存者已从总角到了耄耋之年。为了将这段“民族之恸”的记忆传承下去,在传承中积蓄前进力量,2022年8月15日,首批来自10个幸存者家族的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为讲述那段血泪历史真相赓续前进,激励后人为世界和平尽一份力。

其中,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的女婿夏天行,还自学英语为外国友人讲述这段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撰写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记录、讲述了父亲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生,深刻记录家族之殇、民族之痛;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的儿子李真铭则担任志愿讲解员,为观众讲述父亲的经历,守护历史,呼吁和平。

民间力量再添新证

“从今天起,开设了慰安所。每个人30分钟,费用是下士官150钱(1.5日元),士兵100钱(1日元)。相当的热闹,一直处于满员状态。”这是侵华日军士兵新井淳的《阵中日志》记录的1938年1月1日日军在南京设立慰安所的相关情况。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在“慰安妇”制度正式确立后日军在南京开设慰安所时间的最早记录。

《阵中日志》详细记录了1937年10月12日至1938年9月23日,新井淳跟随部队从日本国内坐船出发,投入侵华战场,在上海、南京、无锡、嘉兴、镇江等地驻扎的日记,包含了日军伤兵收治、抢劫、建立慰安所以及日军遭到中国守军顽强抵抗等重要内容。

这是2022年11月3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22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新征集的文物史料之一。该批文物史料还包括侵华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第十一中队《阵中日志》、日军“荣第1644部队”照片、“南京陷落儿童教育戏剧卡片”等。截至目前,纪念馆2022年新征集文物史料453件(套)。

此次发布的文物史料除了有侵华日军作战的档案记录,还有关于侵华日军进行细菌试验的照片以及日本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的佐证。其中,1942年日本发行的“南京陷落儿童教育戏剧卡片”,是日本政府对国民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的有力佐证。该戏剧卡正面是前线战场作战、庆祝南京沦陷、南京入城式等场面的连环画,背面则是介绍台本。此戏剧卡作为儿童教育读物,在日本大东亚文化话剧社公开发行。

此次对外发布的不仅包括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今年委托日本友人大东仁先生,在日本代征集到的51件(套)珍贵的文物史料,还有南京民间收藏人士唐恺先生帮助纪念馆征集到的一批文物史料,包括1938年编印出版的《首都沦陷纪念册》以及一份1938年1月6日刊载有南京保卫战文章《敌入南京后之一大打击》的中方报纸《天文台》等。

2022年9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某典当店老板埃文·凯尔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关于一本疑似包含南京大屠杀彩色照片记录二战时日军侵华相册引发广泛关注。11月17日,该相册被无偿捐赠给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11月16日,凯尔更新视频特别补充称,他很抱歉自己一开始在视频中的表述可能存在错误,因为后来发现相册中一些图片可能是发生在中国上海,而非南京。

尽管照片是否为“南京大屠杀新证据”待考证,但相册中所展现的历史照片,依然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据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自20世纪80年代建馆以来,共收藏国家珍贵文物6000余件,藏品的来源包括出土挖掘、民间征集、社会捐赠等。一直以来,纪念馆不断收到来自国内外民间捐赠各类文物史料,对挖掘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起到积极作用,也昭示着南京大屠杀历史得到了全世界珍视历史、爱好和平的有识之士的重视。

法治保障国家公祭

“2018年,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起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工作,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爱国主义写进地方法规中的一个重要实践……”2022年12月5日,南京市人大代表、市律协副会长刘伟在南京市鼓楼区草鞋峡丛葬地为群众进行普法宣讲。

当天,南京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南京市司法局联合在该丛葬地举办了主题为“以法为名 保障公祭”公众宣讲活动,向公众进一步普及宣传《条例》内容。

2018年12月13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条例》正式实施。自此之后,国家公祭活动有了地方立法的支撑,仪式更加规范,也明确了哪些行为是挑战底线的行为,绝对不能触碰。在国家公祭日前后对《条例》进行宣传普及,也成为《条例》实施后重要的活动之一。

这部法规是江苏省首部由人大委托律师团队起草的法规,刘伟是当时团队中的一员。“《条例》自颁布后,通过各种访谈会、宣讲会,登上学校讲台、走进媒体直播间宣讲,常态化开展了诸多宣传普及活动,公众知晓度不断提升。”刘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能够参与《条例》起草工作十分幸运,不仅切身感受了解了那段历史,还接受了一次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南京市律师协会还协助市人大等有关部门对实地走访中发现的一些丛葬地日常管养工作缺位、位置指引标识缺失、市民祭奠活动不便等问题,依据《条例》规定提出了很多整改建议。如今,南京市内17处丛葬地及两处纪念地的图片,由高德地图上传嵌入系统,市民在高德地图搜索丛葬地地名后,地图会自动显示该丛葬地的图片,便于市民日常开展祭奠活动。

刘伟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宣传普及,培养社会公众公祭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公祭礼仪与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今后还要在青年群体特别是中小学生群体中加大普及力度,要在《条例》规定的参与悼念活动或参观国家公祭设施时所要遵循的具体行为规范的宣传普及上下功夫。”

一直以来,南京律师都在用实际行动捍卫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践行法律人的时代担当——

由已故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荣誉主任、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一级律师谈臻组建的南京律师援助团,自费帮助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在中国和日本提起诉讼,历经9年最终赢得了中日两国法院的胜诉判决;南京市律师协会与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于2017年共同发起了“维护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律师大联盟”,致力于维护南京大屠杀历史、保护幸存者合法权益。

“随着《条例》的实施,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也为网络上类似违法行为划下了清晰的‘红线’,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探讨该《条例》对发生在南京市域之外的违法性行为的司法管辖权问题,以最大限度防止出现诋毁、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错误思潮和行为。”一位法律界人士说。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分享到

平台认证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请准确描述您遇到的问题,内容不能为空

图片上传

  • 添加
    图片

温馨提示:

  • 1、(可选)最多上传5张图片,请上传与您咨询问题相关的图片,图片信息保密,仅您与律师登录后可见
  • 2、如上传时出现问题,请使用现代高级浏览器浏览(如chrome)进行上传,IE10以下请双击上传按钮进行上传
《免责声明》
立即提交
普法讲堂 更多>>
一文了解 签订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
  • 课间踢球意外受伤,学校担责吗?最高法发布多个典型案例
  • 回应社会关切 山西“订婚强奸案”审判长答问
  • 商品已拆封,就不能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吗?
  • 母亲给女儿相亲私签3万元婚介合同有效吗?不发生法律效力
  • 未休年假 能主张3倍工资补偿吗?
  •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法律问答 更多>>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这些变化很重要!
  • 销售过期食品发个声明就可以概不负责?
  • 可以按照悬赏广告索要报酬吗?
  • 律师解读:明星参演电影涉投资诈骗案,要负连带责任吗?
  • 公司性质变更 原股东可否债务免责?
  • 房子拆迁,已外嫁的妹妹有没有份?
  • 汽车被暴雨冲走丢失能获得全额赔偿吗?
专题策划 更多>>
  • “青青”相惜 青岛推动城市和青年人才双向奔赴-信网专题
  • 文化传承带动经济发展 青岛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 信网专题
  • 图有信儿 | 青岛进入飞絮高发期 易过敏人群如何防护
  • 光影盛宴·青岛时刻:中国电影华表奖与青岛的双向奔赴-信网专题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信网专题
  • 青岛乡村旅游热度飙升 海韵山魂定义更多想象空间-信网专题
  • 【网络中国节】最是一年春好处 梨花风起正清明-信网专题
  • 观鸟地图上线 这份解锁青岛春日之旅超多方式先Mark-信网专题
  • 春花漫天遍野 青岛花海背后的吸引力法则-信网专题
关于信网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