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网
  • 原创
  • 青岛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党建
  • 辟谣
  • 公益
  • 经济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信网视频
  • 直播服务
  • VR全景
  • 广告刊例
  • 手机版
社会与法
搜索
关闭
首页 平安中国 政法新闻 社会与法 普法讲堂 法律问答 律师在线 知名律所 法律文书 青岛政法
首页 > 社会与法

“围抢甘蔗”事件:要道歉更要反思

2021-12-09 10:27:30 来源: 法治日报
x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围抢甘蔗”事件:要道歉更要反思

近日,一则老人卖甘蔗被“市容管理人员”围抢后大哭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当地纪委等部门迅速介入调查,有关工作人员受到处分,涉事公司被列入黑名单。

当地有关方面及时依法处置的积极作为,有效回应了舆论关切。据媒体报道,涉事镇政府已经登门道歉,并将被扣留的甘蔗归还。生活还得继续,对于老人来说,想必在以后销售甘蔗的过程中会更加谨慎;对于当地政府而言,“道歉”不是终点,在反思的基础上避免类似事件重演才是根本。

进一步来说,道歉并获得谅解只是解决了具体个案,此事件涉及的一些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边界问题,更值得关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并不是新鲜事,它是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可以将一些公共服务外包出去,但“执法权”不应在其中。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政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最高目标,而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更在乎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执法权被变相外包出去,那么将产生各种各样消极的后果。

社会治理并不容易,要处理很多复杂的利益关系,要在不同的价值冲突中平衡和取舍,特别是基层工作还面临着执法力量不足等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社会治理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必须于法有据。如果只是打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或者“外包”的旗号把责任推出去,如果只讲究管理效率、不顾社会效益,如果只追求城市在市容市貌等“硬件”方面的外在观感、忽视群众在获得感幸福感等“软件”方面的内心体会,那么,这都是违背法治精神的,也是不可能长久的。对此,不仅涉事地方政府及有关人员要真诚而深刻反思,其他地方和部门也要引以为戒,真正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到执法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凌锋

分享到

平台认证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请准确描述您遇到的问题,内容不能为空

图片上传

  • 添加
    图片

温馨提示:

  • 1、(可选)最多上传5张图片,请上传与您咨询问题相关的图片,图片信息保密,仅您与律师登录后可见
  • 2、如上传时出现问题,请使用现代高级浏览器浏览(如chrome)进行上传,IE10以下请双击上传按钮进行上传
《免责声明》
立即提交
普法讲堂 更多>>
一文了解 签订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
  • 以案说法:线上培训服务存争议 登高而歌被判返还学员2000元
  • 以案说法:夸大变现渠道 “登高而歌”因虚假宣传被判退费
  • 课间踢球意外受伤,学校担责吗?最高法发布多个典型案例
  • 回应社会关切 山西“订婚强奸案”审判长答问
  • 商品已拆封,就不能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吗?
  • 母亲给女儿相亲私签3万元婚介合同有效吗?不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问答 更多>>
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这些变化很重要!
  • 销售过期食品发个声明就可以概不负责?
  • 可以按照悬赏广告索要报酬吗?
  • 律师解读:明星参演电影涉投资诈骗案,要负连带责任吗?
  • 公司性质变更 原股东可否债务免责?
  • 房子拆迁,已外嫁的妹妹有没有份?
  • 汽车被暴雨冲走丢失能获得全额赔偿吗?
专题策划 更多>>
  • 青岛“环山”串起城市绿意 看小线路背后的城市创新 - 信网专题
  • 家门口的“小确幸”青岛用细节书写宜居叙事-信网专题
  • “粮满仓·好丰光” 青岛乡村经济焕发新动能 - 信网专题
  • 我为民企办实事 惠企利民在路上-信网专题
  • 在青岛 少年们这样完成暑期的“成长拼图”-信网专题
  • 从“辟谣”到“防谣” 平台与公民共建谣言防火墙-信网专题
  •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等你来 - 信网专题
  • 看风景到入剧情 解锁青岛的N种新玩法-信网专题
  • AI眼镜产品闯入全国前列 热AI青岛绘制城市发展新图谱-信网专题
关于信网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