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空巢”老人在家发生意外无人知晓的事故屡有发生。对于“空巢”老人来讲,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时,不能及时送医是非常危险的,一旦错过黄金救援时间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您身边有“空巢”老人吗?
“警察同志,我老头儿在家里摔倒了,我怎么扶也扶不起来,你们快来!”
12月9日公安崂山分局埠东治安派出所巡逻车
接指挥中心指令称
位于同安路的某小区内
一位老人在家中摔倒,需要救助
接到指令后
民警迅速到达现场
经了解,王阿姨和老伴都已80多岁
子女都在外地工作
家中只有二人
今早老伴不慎摔倒
王阿姨搀扶不起来,遂求助民警
民警经过检查发现
王阿姨的老伴并无外伤,意识清醒
语言表达顺畅
在搀扶起老人后
民警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就医
老人表示不用
并对民警的帮助表示感谢
为了稳妥起见
民警又联系了两位老人的子女
在电话中叮嘱他们
要多多回家陪护老人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独居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群体的重要角色。对于独居老人来说,日常生活要注意什么?如何提升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下面,小编整理了独居老人日常可能的遇到隐患和应对措施,希望能有所帮助。
01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安全意识?
1、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要有应急准备。
2、注意防火,厨房炉具、卧室灯具附近,不能堆放废纸、布头、酒精等易燃物。
3、独自在家睡觉时要注意关好门窗。
4、不轻易让陌生人进家门,对于自称“老乡”“老朋友”等人上门,一定要提高警惕。
5、贵重物品尽量存入银行,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6、妥善保管钥匙,最好把钥匙挂在胸前,如果出门最好让社区的邻居知道自己的去向,一定要随身携带自己的信息卡,防止走失等意外。
7、平时最好多与社区工作人员和邻居联系,万一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及时求助。
02在家最好不要自己做哪些事?
1、不要吃得过饱。老年人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吃得过饱可致上腹饱胀,影响心肺正常活动。加之消化食物时大量血液集中到胃肠中,导致心脑供血相对减少,容易诱发心脑方面的不适。
2、不要贪杯饮酒。有些老人喜欢吃饭时喝上几口,一定要注意控制量,饮酒过量可诱发身体不适。
3、不要久坐后猛然站起,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容易跌倒,导致意外创伤。
4、不要洗澡过勤,要想洗澡需要有人协助,一定要穿防滑鞋,避免意外。
03有哪些小技巧可以提高求助成功率?
1、拨打急救电话后不要挂电话,如果家里没有安装呼叫器,那么老人睡觉的床头一定要有一个电话,在屋子的其他位置再放一部电话。拨完急救电话后,可能会进入排队状态,此时一定不要挂电话,否则重拨后又要重新排队。电话接通后,尽可能地把病情说清楚。但如果说不清,一定要听从调度医生的引导,如哪儿不舒服、多大岁数、在哪儿住等,按问题回答。
2、家里的地址写清楚,放在电话旁边。在自己最常用的电话旁边贴一张纸,写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周边有什么标志性建筑物,最好还有子女或者紧急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这样的话,当独居老人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拿起电话照着念就可以了,不用去想。而急救人员到现场后,也可以通过这张纸条及时联系到家属,获知老人的病史等。
3、打完120后电话别占线。有的老人可能很着急,打完120之后,还要给孩子打电话。假如这时急救车在路上想进一步确定地址,或者医护人员想进行急救指导,比如告诉老人不要乱动,原地休息等等,就无法和老人取得联系。可能会延误急救车到现场的时间。可以换一部电话打给另外的人。
4、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有什么不适,在打完急救电话后,可能的话首先打开自己的家门。进不去家门,对于急救来说是最致命的。很多老人觉得上医院要把医保卡、便盆、轮椅等都准备好,于是就去准备那些,但如果遇到心脑方面的问题,老人强忍着不适活动一番后,可能会加重问题。
5、把自己的病历放在家里最容易找到的地方。老人把病历本、体检报告以及最近一次看病或住院的记录,一起放在家里容易找到的地方。这对于节省救助时间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