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网
  • 原创
  • 青岛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党建
  • 辟谣
  • 公益
  • 经济
  • 房产
  • 教育
  • 健康
  • 信网视频
  • 直播服务
  • VR全景
  • 广告刊例
  • 手机版
普法讲堂
搜索
关闭
首页 平安中国 政法新闻 社会与法 普法讲堂 法律问答 律师在线 知名律所 法律文书 青岛政法
首页 > 普法讲堂

离婚冷静期来了 如何保护婚姻中弱势方权益

2020-12-08 15:05:01 来源: 光明日报
x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离婚冷静期来了,如何保护婚姻中弱势方权益

【光明时评】

近日,民政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婚姻登记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了贯彻民法典有关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民政部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

依据该《通知》,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此外,婚姻登记机关将不再受理因胁迫结婚而请求撤销的业务。民法典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不过,这一通知再次引发热议。有网友担心,在一方有家暴、虐待、遗弃等行为,甚至严重威胁到另一方生命安全时,离婚冷静期的存在增加了离婚成本,给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人带来巨大隐患。对此,专家表示,这种情况可以去法院诉讼离婚,不受冷静期的限制。

要理解离婚冷静期,首先要了解,在我国,离婚有两种途径,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即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在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都没有争议,那么就可以去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这种情况受离婚冷静期的约束,也就是在夫妻双方申请离婚、并且婚姻登记机关受理后,要冷静三十天,才能继续办理下一步的手续。

而诉讼离婚,则是在夫妻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无论是对离婚本身,还是在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方面——那么就只能向法院起诉离婚。不过,在诉讼离婚过程中,一般也都有调解环节,过程有时更为漫长。

因此,说“有家暴、遗弃等行为的离婚可以诉讼离婚,不受冷静期的限制”,难免给人一种诉讼离婚更为快捷的错觉,而一方有过错的离婚,同样有可能协议离婚,并不一定要走到法院。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一方的过错是什么,都需要冷静三十天。

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王丹介绍,离婚冷静期对于减少冲动型离婚的数量,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冲动型离婚,如果直接准予离婚的话,“可能不只是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对于子女的抚养,对于老人的赡养可能都会存在很大的影响”。因此,离婚冷静期在维持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确实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不过,走到离婚这一步,未必都是出于冲动。很多时候,婚姻的破裂充满了苦涩,其中一方甚至双方都可能有过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婚姻中弱势方的权益,便成了应该关注的问题。比如,在家暴行为尚未导致重伤等严重后果时申请或起诉离婚,无论是婚姻登记机关还是法院,能否引起重视,尽快准予离婚,减少受害者的痛苦和危险?再比如,在一方有出轨等过错行为时,能否更多考虑无过错方的感受,适当降低离婚门槛?此外,在三十天时间内,婚姻中的强势方很可能从容转移财产,那么,相关部门能否出台举措防止财产转移?

保护婚姻中弱势方的权益,并不是给予其特殊的保护,而是保障其原本就有的合法权益,例如人身安全、财产权等。离婚冷静期提高了离婚门槛,在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新情况。那么,如何充分考虑婚姻的复杂性,平衡保护双方权益,就成了当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不仅符合法律公平公正的精神,也让法律法规的执行更有温度。

(作者:土土绒,系媒体评论员)

分享到

平台认证律师 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

请准确描述您遇到的问题,内容不能为空

图片上传

  • 添加
    图片

温馨提示:

  • 1、(可选)最多上传5张图片,请上传与您咨询问题相关的图片,图片信息保密,仅您与律师登录后可见
  • 2、如上传时出现问题,请使用现代高级浏览器浏览(如chrome)进行上传,IE10以下请双击上传按钮进行上传
《免责声明》
立即提交
普法讲堂 更多>>
八旬老人将300万房产留给水果摊主 “意定监护”是什么?
  • 反垄断法利刃出鞘 为市场有序竞争保驾护航
  • 小区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遭业主抵制 强制人脸识别合法吗
  • 离婚冷静期来了 如何保护婚姻中弱势方权益
  • 前男友骚扰、离婚后辱骂算家暴吗?最高法解答
  • 电信诈骗全链条“产业化” 上下游均有商家提供服务
  • 被领导“提拔”当单位法定代表人 离职后高铁也坐不成
法律问答 更多>>
签订“饮酒伤亡责任自负”条款可否主张赔偿?
  • 深圳拟先行先试 个人破产制度将带来哪些变化?
  • 哪些情况下,申请财产保全,可以不用提交担保
  • 未约定先还本金还是利息,如何确定还款顺序?
  • 赠送他人的物品致人损害,赠与人是否应当担责?
  • 经营的业务违反规定,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 试用期间加班,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支付加班费?
专题策划 更多>>
  • 信网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 H5:《网事如歌·点赞正能量》第七十六辑
  • 专题: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聚焦2021青岛两会
  • H5:青岛网上辟谣平台披露2020年度典型网络谣言
  • 信网年终盘点:2020权威辟谣持续在场
  • 信网年终盘点:青岛体育这一年 疫情困境下迸发耀眼光芒
  • 信网年终盘点:齐心战疫共闯关卡 2020青岛医疗版图为健康加码
  • 信网年终盘点:疫情下读书不易 2020青岛教育新变革
  • H5:《网事如歌·点赞正能量》第七十五辑
关于信网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