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宇(青岛)发展有限公司、刘周学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2018-12-11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8)鲁02民终8846号

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8)鲁02民终8846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环宇(青岛)发展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蔡友藏,×。
委托诉讼代理人:戴喜凤,山东中青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周学,男,×。
上诉人环宇(青岛)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宇公司)因与被上诉人刘周学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一案,不服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法院(2018)鲁0212民初60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环宇公司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将本案发回重审或依法改判驳回刘周学的诉讼请求;2、一、二审诉讼费由刘周学负担。事实和理由:原审认定事实不清,遗漏当事人。1、刘周学诉求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案件的审理结果与房屋所有权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环宇公司提交的合作开发合同充分证明涉案房屋的所有权人系青岛青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建控股公司”),环宇公司仅是顶名的,该房屋由青建控股公司出售、签订合同并收取房款,故原审经环宇公司申请不追加其参与本案诉讼,明显遗漏案件当事人。2、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系青建控股公司以环宇公司名义与购房人签订的,环宇公司对此不知情,售房合同中虽有环宇公司字样,但仅系顶名,并无出售房屋、签订买卖合同的意思表示,而出售房屋、签订买卖合同是青建控股公司实际操作的,系青建控股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上述商品房买卖合同对环宇公司无法律约束力,环宇公司无义务为刘周学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且环宇公司与青建控股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合同约定仅在涉案房屋能够办理产权过户时环宇公司予以配合。因涉案房屋买卖合同系青建控股公司与刘周学签订,其不出庭,无法查清刘周学是否为涉案房屋真实购房人、是否付清购房款,且刘周学也无证据证明其已经办理入住手续。根据合同相对性,刘周学应向房屋所有权人、实际的房屋买卖合同一方即青建控股公司主张合同责任,故本案应追加其参加诉讼。3、因涉案房屋买卖合同并非环宇公司签订,收款收据也非环宇公司出具,故环宇公司对刘周学提交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真实性无法确认。原审不同意环宇公司提出的公章鉴定申请,剥夺了环宇公司的诉讼救济权利,且《商品房买卖合同》和收据上的环宇公司印章有专项用途,不得用于房屋出售,因此该合同对环宇公司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无法确认收据的真实性。原审在未查明案件基本事实的情况下即做出判决,无事实依据。原审已查明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是青建控股公司以环宇公司名义与购房人签订,却又认定该合同系环宇公司与刘周学真实意思表示并判令环宇公司根据合同相对性为刘周学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自相矛盾。
刘周学未提交答辩意见。
刘周学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判令环宇公司履行合同所约定的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配合刘周学办理不动产证书;2、案件受理费由环宇公司承担。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04年12月30日,刘周学与环宇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刘周学购买由环宇公司开发的×户房屋,房屋价款662500元,付款方式为分期付款:即2004年12月30日前付清全部房款的30.6%,计202500元、余款于2005年1月15日前办理贷款手续。交房时间为2005年9月30日。合同还约定,出卖人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180日内,办理权属登记需由出卖人提供的资料报产权登记机关备案。合同签订后,刘周学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了全部房款662500元,并缴纳了房屋契税9960元,刘周学与环宇公司已办理了入住手续。
另查明,一、根据环宇公司提供的证据,2002年8月2日,环宇公司与青建控股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合同》,合同约定,青建控股公司以环宇公司名义对外销售并签订售房合同,销售收入存入青建控股公司专用账户并由青建控股公司全权支配;青建控股公司所销售的房屋,产权证由环宇公司协助办理。二、2005年4月8日,环宇公司与青建控股公司等8家单位签订《协议书》,协议书约定,环宇公司及包括青建控股公司在内的8家单位各派一名代表成立“温哥华花园项目工作小组”,刻制新印鉴,即“环宇(青岛)发展有限公司温哥华花园项目章”、“环宇(青岛)发展有限公司温哥华花园项目财务专用章”用于温哥华花园未完项目开发手续、后续建设及竣工验收等相关手续。
一审法院认为,1、刘周学、环宇公司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严格履行。刘周学已付清全部房款和契税并实际入住,环宇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有义务协助刘周学办理涉案房屋的产权过户手续并配合刘周学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因为,根据环宇公司与青建控股公司(乙方)等单位签订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合作合同》和《协议书》,环宇公司同意刻制新的印鉴,同意青建控股公司以其名义对外销售房屋,销售收入存入乙方账户,并同意产权证由环宇公司协助办理。故对环宇公司辩称的对商品房买卖合同不知情,要求对公章进行鉴定的理由,一审法院不予采纳。刘周学作为购房人,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支付了所购房屋的全部房款和契税并实际入住,即取得了该房屋的所有权。刘周学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相对性原理,要求合同相对方的环宇公司办理房屋产权证书的请求,证据充分,一审法院予以支持。
2、根据民诉法的有关规定,第三人参加诉讼有两种情况:1)、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另行提起诉讼;2)、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本案环宇公司申请追加青建控股公司为第三人的理由是:售房合同和收款收据上尽管有环宇公司的名字出现,但实际上是青建控股公司以环宇公司的名义自行对外销售,并实际收取房款,环宇公司只是顶名,实际产权人是青建控股公司。一审法院对环宇公司的理由不予采信。因为,根据2002年7月12日,环宇公司与青建控股公司等单位签订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合作合同》,环宇公司同意青建控股公司以其名义对外销售房屋并收取房款,所售房屋的产权证由环宇公司协助办理。故环宇公司与青建控股公司之间就温哥华花园项目事宜产生的争议,应由双方签订的开发合作合同予以调整,本案的处理结果与青建控股公司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故对环宇公司申请追加第三人的请求,一审法院不予支持。
综上,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四十四条、第六十条之规定,判决:环宇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协助刘周学办理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29号温哥华花园x号楼x单元x户房屋产权登记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案件受理费100元,公告费300元,由环宇公司负担。
本院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均没有提交新证据。
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查明一致。
本院认为,综合双方的诉辩主张,本案的焦点问题是:1、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否为环宇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以及该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2、环宇公司应否协助刘周学办理涉案房屋的权属登记手续。现根据本案查明的事实,评判如下:
一、关于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意思表示及其效力问题。从本案事实看,环宇公司系涉案温哥华花园商品房项目的开发商,其在一审期间提交的合作开发合同及协议书载明,环宇公司同意其合作伙伴以环宇公司的名义刻制新的项目章及财务专用章,并同意合作伙伴以其名义对外销售房屋、收取房款。由此可见,即使环宇公司的合作伙伴以环宇公司名义向买受人销售其开发的商品房并为此订立买卖合同,也系其真实意思表示。因此,原审根据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已经环宇公司盖章、刘周学签名的事实,并结合合同内容不存在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认定该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为合法有效合同,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本院予以确认。环宇公司称其对上述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签订不知情且该合同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因与其提交的合作开发合同相关约定不符,原审不予采纳并无不当。
二、关于环宇公司应否协助刘周学办理涉案房屋的权属登记手续问题。因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合法有效,故其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全面履行其合同义务。鉴于刘周学已经按照合同约定足额支付了全部购房款,且已实际入住使用涉案房屋多年,故原审判决环宇公司协助刘周学办理涉案房屋的不动产权属证书,符合双方合同的约定,本院亦予以确认。环宇公司上诉称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对其无法律约束力、其无义务为刘周学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因涉案商品房买卖合同并未约定环宇公司的合作伙伴负有协助刘周学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的义务,且环宇公司所提交的合作开发合同及协议书等证据也不足以证明其合作伙伴对本案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案件的处理结果同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故应认定环宇公司关于追加其合作伙伴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的请求,既不符合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也无法律依据,原审不予准许并无不当。
综上,环宇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上诉人环宇(青岛)发展有限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董则明
审判员  李 蕾
审判员  侯 娜
审判员  杨保国
审判员  王昌民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书记员  王 晶
书记员  吴苗苗

信网法律频道所公布的法律文书由相关法院录入和审核,依法律与审判公开原则予以公开。因网络延迟或系统故障等,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性可能受到影响,仅供参考,任何情况下不得作为决策依据,信网亦不承担任何义务或责任。

如您有证据证明该法律文书的状态或效力已发生了改变或与实际情况不符等,请 点击此处,下载申请单,并按照流程申请删改。其他任何关于法律频道的问题,也欢迎通过邮箱law@qdxin.cn反馈。